“在家里待着也无聊,我每天都会出来打扫卫生,晒晒太阳,跟大家聊聊天?!?月4日早上,下陆区青龙山社区75岁的胡婆婆像往常一样,拿着扫帚和簸箕,开始清扫楼道,“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为小区做贡献,还能兑换物业管理费,真是一举多得!”胡婆婆笑着说道。
连日来,青龙山社区鼓励老年人参与“清洁家园”活动。老年人参与其中,既美化了环境,又能赚取积分兑换物业管理费,由此探索出“社区+业委会+物业”三方联动、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。这一创新举措,极大激发了老人们投身社区治理的热情。
青龙山社区电厂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,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、老年人口众多、治理难度大的挑战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、物业公司创建“银发报到,幸福养老”机制,发动低龄老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、高龄独居老人每天下楼打卡,通过“日常打卡+活动参与+互助服务”三位一体模式,既激活社区银发力量,又保障老人安全,实现由“老有所管”向“老有所为”的转变。
74岁的孙德于是电厂小区我爱我楼志愿服务队的队长,也是电厂小区业委会主任,更是独居老人们的“班主任”,老人们每天都会到业委会办公室报到。对于电厂小区的15名独居老人,“班主任”会逐一点名,一个都不能少。
对于没到场的“同学”,孙德于还会联合网格员、物业共同上门探望。若发现老人们有需求或面临困难,他会立即伸出援手。孙德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人总有老的一天,帮助他们,就是在帮助未来的自己。”
如何持续激活社区银发力量呢?青龙山社区通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,补充修订了积分细则,让银发老人参与清扫楼道、清理绿化带、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,以此获得相应积分。积分既可在物业公司兑换物业管理费,也可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。
这一举措,极大地调动了独居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,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“清洁家园”的队伍中。
积极性调动起来了,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。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:“除了现有的老年互助群体,小区还给独居老人的子女发放探亲卡。子女凭借这张卡,能享受停车优惠或者便利服务。这样做,就是为了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,增进家庭亲情,更多地关注家中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需求?!?/p>
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和细心关怀,不仅让电厂小区的老年人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价值,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爱。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贡献,让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和美好,邻里之间的互助也更加和谐。同时,小区党支部、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紧密合作,为社区的治理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。(记者 张瑾 通讯员 刘佳乐 路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