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石榴园社区竹林苑小区,有一个“夜茶角”,每当夜幕降临,老人们就聚集在此喝茶聊天。
“覃老,我家房门老嘎吱响,有空了帮我看看?”“这就走。”13日晚,竹林苑小区“夜茶角”里,一听到有人需要帮忙,覃武兵立马爽快地答应了。
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已经屡见不鲜?!爸窳衷沸∏抢暇尚∏?,住在这里的以老人居多,其中有不少独居老人?!瘪浔担耙共杞恰背闪⒅?,就是为了让走不动、跳不了的老人有个地方坐在一起咵咵天,排解夜晚的寂寞。
聊着聊着,来“夜茶角”的老人越来越多。老伙计们逐渐将这里当作“邻里守望”寻求帮助之地,谁家水管漏了、电器坏了、需要接送孩子,都会在闲聊中说出来,也会有人接茬帮忙。
一张茶桌,成了大家的交流互助平台?!俺登绾?,泥木都能干!”作为老党员,覃武兵总是热心助人,自恃有一身好手艺,最乐意帮大伙儿修修补补。老王家的网购防盗门无人安装,他带着水平仪上门;耿师傅家电器有问题,他提着“百宝箱”几下就修好了。63岁的陈广伟开着自家小轿车,载过身患帕金森病的老齐去医院,送过秦大爷去养老院,还帮邻居们搬过东西。
在覃武兵这些热心老党员的感染下,越来越多人加入到“邻里守望”自治互助的队伍之中。
王家生经常去“夜茶角”里唠嗑,他的爱人因此不太高兴,觉得他没事就往外跑,但3年前的一件事,让其彻底转变了态度。那一次,王家生爱人生病住院,因为夫妻俩都是外地人,没有亲友前来探望,不料“夜茶角”的老伙计们相约而来,一声声关心和问候,暖了老两口的心窝。
妻子出院后,老两口来“夜茶角”频繁了起来,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,他们会搭把手,将爱心传递下去。
如今,十年过去了,“夜茶角”里依然茶香四溢、人气不减。
小区保安队长阮军也加入进来了?!靶∏锬睦镉忻?,哪里有需要解决的问题,这里大伙儿一聊就知道了?!比罹担幸淮?,16栋一对老夫妻吵架,“夜茶角”的老伙计们一起赶去,大家伙儿一起劝说,很快就把矛盾化解了。
“他们很管事的,居民自治意识很强,小区哪里路灯不亮了,哪里井盖翻起来了,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把准确信息告诉网格员,让我们能够精准施力,迅速为居民解决问题。”石榴园社区党委书记江凤梅说,在这十年的时间里,“夜茶角”里的老人们走出孤寂,走上了居民自治“新舞台”。
“我们坐在一起喝了茶,就有了一份守望互助的羁绊。”陈广伟认为,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今天,“夜茶角”让老人们“抱团取暖”的同时,还能“发光发热”,让老年生活变得充实、快乐。
?记者手记:
“夜茶角”的发起,始于一壶热茶,成于一片热心。在这里,一壶泡了十年的茶,煨热了老人们孤寂的心,也绵长了和谐邻里情。在这里,有弯着腰为大伙儿泡茶的李师傅,有捐出水卡送水来的吴大姐,有喜欢分享烙饼的耿师傅……他们在一起笑着、闹着,欢乐萦绕在茶桌周围不散。一旦谁遇到困难或者麻烦事,大家更不会散,而是一起想办法,携手并肩共进退。
在一天天的品茶问候、一次次的相扶相携中,邻里温情、老年情义也一点点地累积,越发灿烂热烈,照亮老人们的心房。这就是老人们的心胸和智慧,他们不拖累子女,不求助社区,以茶会友,彼此结成养老“搭子”,在悠长的夕阳下,相互搀扶,用“一壶茶”的温暖焐热你我,用“一壶茶”的智慧参与小区自治,用“一壶茶”的芳香丰富了老年生活,岂曰不是大智慧,岂曰不是夕阳无限好?(记者 张瑾 刘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