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诚信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基本态度、一项基本要求。无论何种身份,每个人都应当努力践行。
在现实生活中,有少数人存在失信行为。失信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种:一种是因能力不足或运气欠佳,不得已而失信;另一种则是明明具备履行合同、兑现承诺的能力与条件,却故意爽约失信。
那些有条件履行合同、有能力兑现承诺,却故意不履行、不兑现,该支付的款项拒不支付,许诺过的事情随意作废的人,摆明了是想赖账。这类赖账的人,根源在于心术不正,而心术不正的本质在于意念不诚。
那么,如何才能守住诚信呢?笔者认为,首要的是做到心诚?!洞笱А酚醒裕骸坝湫恼?,先诚其意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,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首先必须做到意念真诚?!洞笱А坊雇坡邸耙獬隙笮恼?,也就是说,只要内心真诚,心思自然就会端正。心思端正了,也就不会萌生黑别人钱财、赖他人账款的想法。
“诚信”是个并列式合成词,“诚”即真诚、诚实;“信”即守承诺、讲信用。从构词方式来看,“诚信”呈现并列关系,但从逻辑层面分析,“诚”和“信”更近似于条件关系与因果关系?!俺闲拧钡穆呒叵迪蛭颐墙沂荆何ㄓ凶龅健俺稀保呕峒小靶拧?。因为“诚”,所以“信”。
“诚信”一词的逻辑关系也给予我们启示:若要养成讲诚信的习惯,涵养诚信的品格,首先需做到心诚。而心诚需要落实在两点上:其一,说话要真实;其二,内心要向善。从文字结构来看,“诚”是一个形声字?!端滴慕庾帧芳窃兀骸俺希乓?。从言,成声?!苯岷掀渥置婧?,我们可以将“诚”理解为说真话、不说假话。涵养“诚”的品性,还需要不断追求向善。“善”是“诚”的本质底色,只要始终保持一颗向善之心,即便因能力有限、运气不佳而暂时失信,只要敢于直面问题,永不言弃,努力工作,全力弥补,时间终将见证那份笨拙却坚韧的赤诚,失去的信用也终有补回的一天。(黄东升)